茶具的分类与保养,你了解的对吗?

品茗离不开一套优雅专业的茶具,大部分人了解的茶具无外乎茶壶、品杯等简单的用具。中国的茶具种类繁多,造型设计也格外古典漂亮,除了使用价值外,也有一定的收藏意义,那么,茶具究竟是如何分类的呢?日常又该如何保养呢?
按照品种分类
根据不同的用途,茶具品种可简要分为茶壶、品杯、茶盘、茶道、茶炉和公道杯。
【茶壶】我国自唐代以来,就有茶壶的存在,在古代也被称作“注子”。在现代说的茶壶,则是指冲泡茶叶的壶,不同的材质,有着不同的特色。
【品杯】品杯是指用来喝茶的被子,通常来讲,没有杯把与杯盖,闻香杯也属于品杯的一种,只不过是专门用于闻香使用。
【公道杯】用来均匀分茶的器具,特别是很多茶友聚在一起品茗识香。
【茶道】此处特指“茶道六君子”,即茶夹、茶勺、茶拨、茶漏、茶针和茶瓶。茶夹用作取放并清洗品杯;茶勺用作取茶;茶拨则是为了将茶叶拨到茶壶中;茶漏防止与壶口,防止茶叶倾倒出;茶针则是在茶壶没有网孔时通畅壶嘴使用;茶瓶用于放置茶夹等器具。
【茶盘】茶盘可大可小,用于放置茶壶、茶杯、茶道等的浅底器皿。随着设计的多样,茶盘也可以分为单层夹层,丰富收集废水的功能。
【茶炉】随手泡、红外炉等用于烧水的器具。
按照材质分类
我国茶具的材质多样,各具特色,不同的茶叶使用不同材质的茶具,茶香更为丰富。
瓷器茶具
目前市面上最为常见的茶具,多以陶瓷为主,同时又分为白瓷茶具、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。
【白瓷茶具】我国景德镇的白瓷最为出名,因而很多好茶者都会前往景德镇以求一套满意的白瓷茶具。在使用时将茶汤颜色衬托出来,交相辉映,别有华光。
【青瓷茶具】从晋代开始,青瓷茶具就已经开始发展,浙江一带作为主要产地,各类青瓷器盛产。使用青瓷茶具,尽量避免红茶、白茶、黄茶、黑茶,颜色相撞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。
【黑瓷茶具】宋代时期流行的斗茶,使黑瓷茶具兴起。黑瓷茶具的魅力在于茶汤入杯,点点光辉蔓延出来,增加品茶意趣。
陶土茶具
陶器中首选的茶具便是紫砂茶具了。不管是乌龙茶还是黑茶,紫砂茶具都是不错的选择,其与一般陶器不同,经久使用后,能够吸附茶汁,蕴蓄茶香,传热也不快,凉热适宜,能够最大限度的长时间保留茶香。
玻璃茶具
在现在,玻璃茶具使用颇为广泛。玻璃质地透明,可塑性强,泡茶时,能够全面的展现出茶汤的鲜亮光泽,还能够同时欣赏茶叶上下起舞的曼妙舒展。特别是品味茶叶细嫩的各类名茶,赏心悦目,别有风味。不过玻璃茶具最大的缺点就是导热比较快,饮啜时需要小心烫手。
竹木茶具
在很多盛产茶叶的地区,使用竹或木碗泡茶,不仅物美价廉,而且还能将茶的底蕴与竹木气质相结合,提升品茶的情调。在制作工艺上,竹木器具相对简单,造型虽并不多变,但却有着质朴淡雅的特点,提升品位。
金属茶具
泛指使用金、银、铜、锡等金属做制作的茶具。金属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潮、抗氧化以及防光的作用,从茶叶的储备角度来说时很好的选择,但是造价相对昂贵,普通的好茶者不宜使用。
漆器茶具
漆器茶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。“宝砂闪光”、“金丝玛瑙”、“釉变金丝”等各种各样的品种,作为色彩更为丰富的茶具,往往会将茶的本色衬托的略微单薄。
茶具的保养
爱茶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茶具,对茶具的情感也是非常钟爱的,生活中的茶具需要精心保养,才能更好的体现茶叶的韵味。
1、首先将茶壶与壶盖分别放置满水的容器里,一定要将水淹没整个茶壶;
2、将此容器中放入少量想要浸泡的茶叶,小火慢煮;
3、慢慢煮沸时间1小时左右,取下,让茶壶安静在沸水覆盖的容器中,冷却,搁置1天;
4、第二日取出茶壶,小心使用清水淋洗。
5、以上步骤重复一次。
6、隔日再取茶壶时,用热水小心淋洗。
此番保养,能够将茶具的气孔完全打开,在泡茶的时候吸收茶味,散出原有茶香,增加品茶体验感,还能让茶具更显风味。
文章来源于互联网:侵权删除
0 条评论在 “茶具的分类与保养,你了解的对吗?”